選擇戰場

以前還在台股掙扎時,常會猶豫要不要把錢匯到海外去投資,畢竟在台灣生活這麼久還是比較熟悉這邊的公司,但自己真的想要投資的企業卻沒有幾間,於是才慢慢去接觸中美兩國的企業。直到現在,反而後悔沒有提早把錢匯到海外,並不是說在海外賺了多少錢才這樣說,而是我認為大市場的需求多、選擇多、想法多,更適合滾一顆大雪球。

美國自1960年代開始至今,GDP從來沒有落後任何一個國家,即使是在1989年,可以用東京地價市值買下整個美國的日本,都沒能越雷池一步,與美國GDP仍然相差快一倍;至此之後,美國一騎絕塵,如入無人之境。直到中國以驚人的速度超越日本後,轉眼間,與美國GDP已經相差不到一倍。但GDP的成長不代表股市也一定會跟著成長,這邊的邏輯是GDP總額大,代表整個池子大,一旦池子大經濟活動也會比較多,要找大魚的機會也相對變多。也就是說,兩個龐大經濟體的背後,相對其他地區有更多的商業行為,代表更多的投資機會,滾出來的雪球也會比較大顆。舉個簡單例子,CARMAX可以只專注在美國二手車市場,因為每年將近有4,000萬台二手車交易,微信可以只專注在中國社交市場,因為中國至少有13億人口,但在台灣,除了比較國際化的代工廠外,哪個產業或企業有辦法自然接觸到這麼大的市場,美國人你可以只看美國市場,中國人你也可以只看中國市場,不過我不能不看國際市場。

GDP compare.PNG

中美兩國除了市場比較大之外,面對消費者的商業模式也比較多,對於一般投資人是更有利的,不像台股有很多公司完全不需要面對消費者,一般投資人根本無法了解這些公司的競爭力在哪,我說的不是隨隨便便的產業或商業分析,而是了解商業模式的真實本質,舉個簡單例子,我清楚知道生活中沒有谷歌會有很多事無法完成,不使用微信就沒有社交,但我不知道蘋果有多依賴哪家電子代工廠,這可能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去調查與研究,最終仍然可能沒有足夠資訊。

此外,接觸這兩個市場後,感受最深的是兩個市場的投資人與台灣投資人有很大的差異,我指的不是散戶。平均來說,大家對商業模式的認知在格局上存在落差,其實看企業創辦人就可以知道。大家都知道馬雲很會說,可是他常常說出一些商業中很本質的東西,馬化騰比較不會說,可是他知道可以把微信流量當作互聯網的水和電,Jobs和Bezos更不用提,一個賣利潤率最高的電子產品,一個賣利潤率最低的書,可是這兩個人創辦的企業市值目前在全球數一數二,台灣老闆跟你說軟硬體要結合才是出路。不同地方的投資人聽到什麼樣的故事,就會成為什麼樣的投資人。我沒有覺得台灣不好,也沒有資格批評,台灣過去幾十年的經濟成長都是靠這些前人努力出來的,沒有台灣人在半導體或是電子產業的技術,哪會有這麼多便宜好用的電子產品,可是身為投資人,就是去找長期可能獲得較多報酬的機會,台灣還是有的,差別在你要聽什麼故事。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