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利與蒙牛的策略差異

前陣子回頭看一下伊利與蒙牛,主要是因為伊利市值回落比較快,與上半年潘剛的新聞有比較大的關係,不過趁這個機會檢視一下行業狀況。

這次整理了兩間公司與行業的時間表,發現有幾個差異。

Image

第一,自從2009年中糧入股後,蒙牛高層變動很頻繁,且中間歷經創辦人牛根生離開又回來,長期策略的掌握不好,沒什麼主軸,而潘剛自從2006年上任後,就一直做到現在,同時間潘剛上任後的織網行動,不斷下沉渠道,對經銷商的掌握很好,特別是2012年渠道初步建置完成後,2013年扣除廣告的銷售費用(包含物流費用)佔比開始與蒙牛拉開差距,往後幾年整體營收也都是領先蒙牛,也使得EBIT margin領先蒙牛大概3-5%,2017年伊利淨利潤比2017年蒙牛淨利潤高出三倍;經銷商的策略也連帶影響銷售的回款速度,伊利應收帳款周轉天數不到5天,蒙牛則是要超過整整2個禮拜,對於資金運用上,伊利更是有利。

補充伊利與蒙牛的渠道差異。伊利採用多級分銷模式,全國建立幾個大區,每個大區有分銷商、經銷商和零售商,每個大區實現生產、銷售、市場一體化運作,針對每個大區市場採不同行銷方式;蒙牛則是採用大商制策略,初期管理成本低,但隨著經銷商壯大,議價能力也跟著上升。

Image [2]

第二,2012-2013年行業有比較明顯的奶源爭奪戰,其中蒙牛的收購是最明顯的,收購雅士利與現代牧業,伊利雖然也有少部分收購,但主要奶源大多是自己建立,2010-2017年伊利與蒙牛累積資本支出分別約為260與50億元,中間包含物流建設的支出,兩間公司控制奶源成長的方式截然不同。2014-2015年,全球因為供給過剩,造成奶源價格大跌,蒙牛子公司雅士利與現代牧業也因此大幅認列虧損。伊利在奶源政策上面保有比較大的彈性,奶源成本下降時,可以多向第三方進貨,但是蒙牛若也向第三方進貨,那子公司的虧損只會越大,比較值得注意的是,2017年伊利本來要約收購2016年已經入股37%的聖牧卻告吹,很有可能還是考慮到成本面的考量。

Image [3].png

伊利與蒙牛的近幾年ROIC分別在30%與15%左右,主要體現渠道、物流、乳源的策略差異,特別是前面二個策略與廣告效果有相當大的關聯,新產品的廣告投放後,若能以成本較低的方式鋪貨到廣而深的通路,類似產品的營運利潤就會高一些,也能接觸較多的消費者。目前看來,伊利的競爭優勢仍會領先蒙牛好一陣子。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