估值之前

固定追蹤Wiedower Capital的股東信和文章,創辦人Travis Wiedower寫的還不錯,這邊是一篇他寫的"What Makes a Great Business“,分享與補充一些想法給各位。

Travis Wiedower認為高成長大多來自高增量ROIC,但高增量ROIC並不一定能持久,還要看企業擁有多少競爭優勢去保護高增量ROIC,而競爭優勢構成的護城河依序分為進入障礙、客戶黏性、規模經濟、網路效應。

#進入障礙/規模障礙

以往認知的進入障礙比較像是特許權,但我不太喜歡這種模式,除非產業具有持續高獲利特性;另一種進入障礙是規模障礙,屬於動態的,Measuring the Moat的作者Michael Mauboussin發現,加入產業競爭的業者遠遠超過退出的,代表只要有利可圖,競爭者就會爭相加入,所以動態的進入障礙不是真的不能進入,而是複製一個先行者的規模優勢太困難,壓根沒人想重新搞一次,或是根本搞不出來,像是貴州茅台酒、亞馬遜電子商務、騰訊微信等。

#客戶黏性

造成客戶囚禁的主要原因有轉換成本、習慣、搜尋成本,其實這三項原因很明顯都是基於人類不善於改變的天性,改變是痛苦的。Charles Munger說過試圖改變一個人是愚蠢的(我可是常常犯蠢想要改變別人…),反過來問自己,你有那麼容易被改變嗎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麼客戶黏性絕對是非常重要的競爭優勢。

#規模經濟

與規模障礙不同的是,規模經濟比較強調單位固定成本的降低。Travis Wiedower其實有解答我之前的一些困惑,為什麼有些產業只有一個達到規模經濟的企業,有些產業卻有好幾個,重點在於產業成長形態,是一個動態過程。一個產業足夠大且還在成長時,可以容納幾個達到規模經濟的企業,但一個產業成長停滯或是趨緩時,那些想進入的潛在競爭者,必須承擔高額固定成本,但換來的是更少的利潤。所以比較確定的規模經濟優勢是屬於後者,前者的規模經濟優勢就很有可能是假象,因為任何潛在競爭者都會願意投入巨資在成長產業。

#網路效應

當一個額外參與者加入,使得群組或平台價值增加時,就是網路效應。最典型的例子是阿里巴巴淘寶、臉書,不過這種正向價值的增加速度會遞減非常快,甚至會開始出現價值遞減,淘寶假貨、臉書酸民假帳號都是很好的例子,但不得不承認網路效應的確是一種競爭優勢,很容易讓一個平台呈現爆炸性增長。

我認為的競爭優勢排序是客戶黏性、進入障礙、網路效應、規模經濟。站在消費者優先的角度,我真的不輕易改變任何行為,所以企業只要能夠很好的服務用戶,那麼定價能力就一直在企業手上,看看Costco就知道,而網路效應不能排除潛在競爭者進入,所以進入障礙還是在網路效應前面,至於規模經濟,我認為已經是工業時代的想法,雖然仍然可以作為一種判斷競爭優勢的標準,但是在互聯網時代,企業固定成本已經不像是製造業的資產負債表一般,如此高企,但流量成本卻是越來越高,意味著營銷成本也越高。

此外,Travis Wiedower還提到業務增長的發展差異性,這邊我倒是沒什麼意見,因為那是CEO該擔心的事情,但我對於通過收購達成增長目標,是有點感冒的,除了市場常見的溢價收購,導致收購方要更努力去彌補給被收購方股東的價值補償外,文化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,臉書不就面臨Whatsapp貨幣化的問題嗎,這種例子絕對舉不完。

發表留言